近日,农业农村部明确指出,旱地高标准农田需采取“集、蓄、补、节、排”五类工程技术措施,建设集雨窖、塘坝、涝池等集雨工程,保障作物出苗期、孕穗期等关键生育期能够进行1-2 次应急补灌,同时有效防范暴雨洪涝,亩均粮食产能提高10%以上。这项“技术规范”的出台,意味着集雨水窖将成为旱地高标准农田“标配”。
简而言之,旱地高标准农田在未来的建设中都必须按照要求修建集雨水窖,保障1次以上关键生育期应急补灌。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造福广大农民的重大民生工程,除了积极构建“田成方、路成网、渠相通、林成行”之外,修建集雨水窖也将成为新成验收标准。
集雨水窖是十分常见的集水、储水设施,如今随着全球气温变暖,极端天气频发,干旱与洪灾时常会出现在同一个地区,修建集雨水窖,可以在雨季储水,留到干旱季节使用,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,是应对旱灾的一种有效措施。此前的中央1号文件指出,“把农业节水作为方向性、战略性大事来抓”的精神。
但是传统集雨水窖存在诸多弊端,传统水窖一般都是人工挖开窖体,然后用水泥沙子和钢筋浇筑窖体用来蓄水,不仅费工费时,而且成本高,夏天水容易变质,冬天容易冻裂,给民众带来不小的困扰。
为了破解这一难题,国机亿龙利用公司在新材料领域的研究成果和优势,率先开发了“软体集雨水窖”,产品以环保的高分子EPVC织物涂层材料为膜材,专利设计、无缝接合,开辟了软体集雨节水灌溉新模式。
此外,国机亿龙研发的软体水窖还有不用硬化土地,不受山区地形限制,封性好、不渗漏,安装简便,适合高寒高热等恶劣环境,使用寿命超过十年。
值得一提的,如今国机亿龙又投入大量研发资金,通过不断升级,研发出具有可视化、水窖定位、测水位(水量)、测水温、测水质、测流量、智能控制等功能“智慧集雨水窖”,为软体集雨水窖赋能,提供数字化、信息化的管理模式,在水窖建设后的使用、管理与维护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