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中美贸易摩擦再度升级,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高达145%的累计关税,而中国迅速采取反制措施,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统一加征125%关税。
此次贸易战,大豆市场成为关注度最高的品种,一来大豆是对华出口规模最大的农产品,价值超120亿美元,二来大豆对中国非常重要,直接影响着食物安全和膳食结构。大豆油占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的大约40%;豆粕则是生猪、家禽养殖的核心饲料原料,关系着养殖业的命脉。

这次贸易战使中国更加重视粮食安全,特别是大豆单产提升尤为重要。早在今年年初,中央一号文件就提出“主攻单产和品质提升,多措并举巩固大豆扩种成果”,前不久农业农村部还印发的2025年各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粮食大豆油料生产目标的通知。
然而,中国大豆、玉米的主要种植区都在北方,北方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,化肥吸收利用率极低,农作物出苗不全、产量低,是困扰农业发展的一大难题。
如何挖掘大豆、玉米增产潜力,持续推动单产提升,解锁大豆、玉米增产密码?
国基亿龙(佛山)节能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:国基亿龙)国基亿龙在已建或新建高标准农田、具备高效节水灌溉条件的区域,大力推广应用大豆水肥一体化,将高效节水灌溉设备优势转化为大豆产能优势。
国基亿龙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是一项高效节水的灌溉技术,结合灌水的同时多次、分次使用化肥,做到养分吸收快、利用率高、肥效好,肥料使用量更精准,降低了生产成本。
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根据作物的需水、需肥规律和土壤水分、养分状况,将肥料和灌溉水一起适时、适量、准确地输送到作物根部土壤,可节水达20%以上,节肥达到20%左右,肥料利用率提高到50%以上,通过合理密植,提高大豆的产量和质量。
利用水肥一体化还可以调节田间土壤湿度,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。此外,国基亿龙还针对水资源缺乏和农电线路配套不足的区域,打造了“五位一体”节水灌溉系统。通过修建数字水窖,蓄集自然降雨和沟道坝提水,配置光伏泵站,利用池面、设施棚面及园区道路等作为集雨面,蓄集天然降水,井水补充,在作物生育关键期实施智能控制灌溉,提高灌溉效率,节约人工成本。
同时,国基亿龙组职科研院校专家、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深入田间,根据大豆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要点,围绕不同灌溉方式、灌水量、施肥量等,集成属地化的大豆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,提高针对性和实用性,实现水肥效率和大豆单产双提升目标。
国基亿龙未来将持续聚焦农民需求,加大农技推广支持力度,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,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,助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,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、推动乡村振兴贡献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