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国基亿龙(佛山)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官网!
收藏本站 手机官网
新闻资讯

首页 > 新闻资讯 >

国基亿龙 | 清明节的文化传统与农业智慧
2025-04-04 13:51:24

清明节,这一我国传统中至关重要的祭祀祖先和扫墓的日子,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传统,更与农耕文化紧密相连。


民之大事在于农,农是中华文明的立根之基。中国几千年的乡土生活、农业生产,孕育了悠久而厚重的古代农耕文明;农耕文明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底色,积淀了宝贵的农学思想,传承了中华上下五千年厚重的文化底蕴,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,在世界农业文化史都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。


作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,清明节位于仲春与暮春的交界,即冬至后的106天。此时,春分后十五日,斗指丁,为清明,意味着万物复苏,景象清新明净,因而得名。

清明时节的农谚表明春耕时间的重要性,不容错过了农时。农谚云:“清明一到,农夫起跳”;“清明前,好莳田;清明后,好种豆。”揭示了春耕的紧迫与重要性。清明节后,天气逐渐转暖,春季农耕生产进入关键期。


在这个时期,农民需要及时抓住耕种、田间管理和灌溉等农事活动的时机,以确保作物的生长和发展。同时,也需要注意预防病虫害,做好防治工作,保证庄稼的生长和产量。

在今天,虽然人们生活的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,但清明节与农业之间的关系依然存在,为人们留下了珍贵的历史和文化遗产,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重要的生态、农业、文化的认识方式。

咨询热线 400-8086-722